油菜,十字花科蕓薹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經濟作物、油料作物,油菜花還具有觀賞價值,種植油菜可以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
油菜是長日照作物,一般分為冬油菜和春油菜,冬油菜主要在中國南方長江流域各省種植,秋季播種春末收獲;春油菜對低溫要求不高,既能秋冬播種,也能春夏播種,適宜于中國東北、西北、青藏高原等地種植。油菜主要栽培品種有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藍型。不同種類的油菜生育期差異很大,春油菜生育期較短,一般為80~120天,冬油菜生育期相對較長,一般為160~280天。油菜對土壤要求不高,在沙土、粘土、紅黃壤土等各種土質上,都能正常生長,油菜能在土壤pH5-8范圍內生長發育,相比普通作物,油菜更能耐鹽堿地環境,在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中生長更好,產量更高。油菜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對氮、磷、鉀、硼營養元素的吸收量較大。油菜對微量元素硼的吸收量超過普通作物,根系生長、開花結果都離不開硼的作用。除氮磷鉀硼外,硫、鈣、鎂、鋅等的補充對提高油菜的產量和改善品質具有重要作用。油菜全生育期可分苗期、薹期、花期、結莢期和成熟期。由于油菜種植密度較大,需肥量大,導致苗期后追肥成本較高,一般生產上推薦使用油菜配方肥作底肥,苗期、薹期根據油菜長勢情況追施適量氮肥。基肥可施用紅四方“芯食尚”油菜配方肥(14-7-9)/(18-10-12),一般推薦畝用量40-50公斤,同時結合施用硼砂0.5-1公斤,補充油菜生長對硼肥的需要,并增施生物有機肥或腐熟的農家肥,提升土壤有機質。苗期和薹期,每畝分別追施5-10公斤尿素,建議在盛花后期增加葉面噴施紅四方磷酸二氫鉀及0.2%硼砂水溶液等,防止“花而不實”可顯著增加油菜籽粒重,提升產量。
(溫馨提示:因各地土壤養分、對產量要求不同,可根據施肥建議,結合當地施肥習慣,選擇適宜的肥料品種、施肥量和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