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復合肥讓冬小麥種植苗情長勢好
十月以來,全國各地的小麥已經基本種植結束,由于受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小麥苗期生長的時候,可能出現出苗率低、苗弱、分蘗差,甚至發黃死苗的現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小麥播種過深:一般的情況下,小麥適宜播種深度為3-5厘米。如果播種過深,可能會出現苗弱的現象;如果播種時過澇,會出現大面積死苗現象;如果播種時過旱,會導致苗長勢差、發黃。針對這種情況,若發生程度較輕,建議及時適量補肥及生根劑等,促使麥苗的生長;若程度嚴重,出苗率低的田塊,需及時補種或改種。
2.基肥不足:小麥喜高氮高磷肥,磷能夠提高土壤中水分的利用,起到相互促進作用;充足的磷可以提高氮的利用率,起到以磷養氮的作用,如基肥投入不足建議在小麥冬前可及時補充追施高氮復合肥料,在次年開春還需提前追施返青肥,促進小麥有效分蘗返青。
3.麥種的質量問題:壞種、劣種、失去活力、沒有胚芽、三年以上的陳種或抗病性差。建議正確選購品種不要貪圖便宜,盡量選擇推廣成熟口碑好的國審品種,若出苗率較低的情況下應及時補種,降低損失。
4.秸稈還田:秸稈還田粉粹不完全不徹底;大量秸稈未深翻,聚集在耕地表層,或沒有深耕造墑,粉碎不精細,土壤與秸稈相互交錯蓬搭導致根部通氣受冷風影響,小麥出苗后根系難以下扎土壤中,無法及時從土壤吸收肥力養分,最終導致出苗率低,麥苗長勢弱。建議在封凍之前澆一次封凍水,以加速作物秸稈腐爛。因為水分充足有利于秸稈腐爛,同時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肥料養分的分解轉化,為小麥年后生長發育提供更多的養分。同時要適量額外補充速效性氮肥來彌補因秸稈腐解所消耗的氮素,促進麥苗生長。
5.土質粘重,地勢低洼而使麥苗發黃。土質粘重,地勢低洼的地塊易形成僵苗,而使而麥苗發黃。主要是由于土壤透氣性差、地溫低、微生物活動弱,不利于麥苗轉壯。對此應及時清理水溝,排除漬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間溫度,及時中耕松土,并追施速效氮肥。
6.密度過大發黃:播種不均勻或播量過多,使麥田群體密度太大也會導致麥苗發黃。其補救措施是迅速間苗并及時追肥。
7.肥害:現在較多農戶種植小麥采用“一炮轟”的施肥方式,局部田塊由于一次性施肥過多、施肥不均勻,或土壤水分不足而忙于搶種,土壤局部肥料濃度過高,引起燒根或抑制麥苗根系生長,嚴重時引起局部黃化死苗,在小麥種植時應選擇土壤墑情好或適時灌溉,施肥均勻、施肥濃度適宜以免肥害的發生。
8.病蟲害:地下害蟲過多,造成根部受損;連年重茬的耕作方式、播種前不重視小麥的拌種,拌種劑使用不當,也會導致土壤中產生病菌。建議入冬后天氣轉冷,地下害蟲危害減輕,防治地下害蟲,播種前可采用藥劑拌種、土壤處理等方法,出苗后可藥劑灌根等方法。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紅四方復合肥讓冬小麥種植苗情長勢好
- “芯力源”全水溶復合肥料
- 注意啦!晝夜溫差大要防果實破裂
- 秋冬季設施黃瓜科學施肥指導意見
- 秋冬季設施草莓科學施肥指導意見
- 秋冬季蘿卜科學施肥指導意見
- 用了紅四方“追得力” 小麥生長真給力
- 作物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小常識
- 菊花施肥有妙招
- 農技課堂丨草莓優質又高產,科學施肥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