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病害泛濫,瓜農該怎么辦?
黃瓜白粉病發生嚴重
發病后,病斑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在田間蔓延,進行多次再侵染。通常在黃瓜生長中、后期發病嚴重。該病病原還可侵染西葫蘆、南瓜、冬瓜、甜瓜以及西瓜、苦瓜、瓠瓜等。
白粉病的病癥極好辨認,葉片發病時出現白色近圓形星狀小粉斑,向四周擴展呈邊緣不明顯的連片白粉,嚴重時整葉布滿白粉。發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絲老熟而變成灰色,病葉黃化干枯。
防治措施:主要是雨后加大通風散濕。藥劑防治可以使用10%苯醚甲環唑1000倍液或者15%粉銹寧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進行防治。
黃瓜“爛頭”“爛蔓子”蔓枯病
黃瓜蔓枯病主要危害莖蔓,可危害葉片與果實。莖蔓發病時病部常流出油澤狀病斑,橢圓形或菱形,凹陷略顯灰白色,干燥后縱裂。葉片多為大病斑,從葉邊向內延伸,成V字形。果實在幼果期即被感染,果肉軟化,捏之流膿。
黃瓜蔓枯病由甜瓜球腔菌感染引起,屬真菌病害。此病菌非常頑固,可長期存于土壤之中,種子也屬于傳染源。栽培黃瓜因通風不良、栽培密度過高、濕度過大、田塊低洼都會引起病害發生。可隨水隨風傳播擴散,大水漫灌病害擴展迅速,發病后應盡快清理病害植株,避免感染正常植株。
防治措施:蔓枯病在溫度18-25℃,相對濕度在高于85%時,極易發病。發病前期或未發病施用保護藥劑,百菌清、代森錳鋅、丙森鋅、甲基硫菌靈;發病初期施用氟硅唑、苯醚甲環唑、醚菌酯、咪鮮胺
霜霉病 細菌性角斑病共同防治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與霜霉病的病斑極為相似,最大的區別在于病斑背面沒有黑霉,濕度大時可看到白色的菌膿,壽光地區由于霜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常常混發,所以霜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常常是綜合防治。
防治措施:這段時間黃瓜霜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將會在棚室中發生,農戶們應注意加強防治。首先,晴天后及時通風散濕,將下部的老葉及早疏除;其次,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對于已經發病的棚室可用50%烯酰嗎啉500倍液混加2%的中生菌素與72%霜脲錳鋅500倍液混加33.5%喹啉銅750倍液交替使用。
黃瓜靶斑病也應重點防治
黃瓜靶斑病是最近幾年危害黃瓜的主要病害,病害多從植株中部葉片開始發生,病斑逐漸向上擴展。發病初期,黃瓜葉片上出現黃色針尖大小的斑點,斑點周圍呈水浸狀暈圈,中期病斑逐漸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向內凹陷,病斑整體褐色,中央灰白色,后期病斑擴展連片,但受葉脈限制呈不規則形。
防治措施:黃瓜靶斑病在冬季棚室的黃瓜生產上危害極大,可以使用80%的福美雙750倍液葉面噴施進行防治,對于發病的棚室可選用凱潤2000倍液或百泰750倍液混加80%福美雙800倍液混加凈果精75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
黃瓜綜合管理建議
在及時用藥防治的同時,加強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更是防治病害的重要工作。
首先,拉大晝夜溫差,促進營養物質積累
將白天溫度控制在 25-30℃,夜溫控制在12-15℃,適當的溫度調節主要是為了增加營養物質的積累,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其次,加強根系養護,保障營養吸收
黃瓜的根系較淺,受地溫、水肥等環境影響較大,所以肥水管理尤為小心。由于水的熱容量大,澆水后會造成土壤溫度急劇下降,所以澆水要在晴天進行,水量不宜過大,促使地溫快速恢復。同時肥料使用上也應注意使用養根生根性的肥料。
最后,養護葉片,減少病害侵入
低溫季節應注意葉面補充營養,增強植株的抗逆能力。可以葉面噴施全營養的葉面肥,甲殼素、蕓薹素內酯等,補充葉面營養,促進葉綠素合成,提高光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