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從果蔬類經濟作物開始!
經濟類作物施肥量是一般大田類作物的3.5倍左右,如果說要落實“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首先還是要向玉米、蔬菜、蘋果等果蔬類經濟作物開刀。我國也在2015年開始將在果蔬等經濟作物上開展肥料減量增效試點。
農業部種植管理司副司長何才文介紹,農業部綜合考慮用肥量多的作物、區域、環節,從2015年開始,選擇東北和黃淮海地區的玉米、北方設施蔬菜集中產區和南菜北運基地的蔬菜、黃土高原和渤海灣的蘋果進行肥料減量增效,為實現肥料使用量零增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探索經驗。
“我國施肥不均衡現象突出,蔬菜、果樹等附加值高的經濟園藝作物過量施肥比較普遍,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長江下游地區和城市城郊區施肥量偏大。”何才文說,“這些地區和作物是肥料減量的重點,要通過控制過量施肥,減少肥料浪費,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實現減肥界本增效。”
根據相關專家介紹:肥料施用量零增長行動主要采取4種途徑。一是推進精準施肥,制定施肥限量標準;二是調整肥料施用結構,推廣高效新型肥料,如緩釋肥、控失肥、水溶肥等;三是改進施肥方式,推廣機械深施、水肥一體化、葉面噴施等方式;四是合理利用有機養分資源,用有機肥替代部分肥料。
此文關鍵字: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