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農化專家如何解讀“化肥使用量零增長”?
自2015年3月份農業部下發《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提出目標: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達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7個百分點,力爭實現農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長。“化肥使用量零增長”是農業部倡導并力推的一項利國利民的事件,也成為農資行業風口浪尖上的熱點話題。這項政策對復合肥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有無限機遇。
農業部全國農機推廣服務中心土肥處副處長楊帆為大家精準解讀“化肥使用量零增長”政策:
楊帆結合我國當前施肥現狀以及精準施肥分析:她認為,化肥產業為我國農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勇士由于不合理施肥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肥料的過度使用、濫施問題,肥料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其他問題。國家在2015年提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并出臺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方案,這說明國家不僅僅重視“化肥使用量零增長”,同時還需要保護好耕地質量。
化肥使用量零增長內涵:精、調、改、替
楊帆指出,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總結為:精、調、改、替。精,就是推進精準施肥,主要落實測土配方施肥,減少化肥不合理使用的現象。調,就是調整化肥使用結構。主要表現在調整化肥養分不平衡和化肥產品結構。改,就是改進施肥方式。逐步淘汰撒施等落后的施肥模式,提倡機械深施,提高化肥利用率。替,就是有機肥替代化肥,采用有機肥與化學肥料結合,合理施用,提高肥效利用率,改良土壤。
玉米、蔬菜、蘋果三大作物,推進化肥減量增效行動
國家壽縣在玉米、蔬菜、蘋果三大作物上,推進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在玉米主產區,控制種植面積,優化施肥結構,改進施肥方式,增施有機肥。在蔬菜和果樹主產區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方面國家農業部針對各地作物特點、土壤狀況等提出具體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措施,一方面對化肥生產企業能夠依據這些指導建議,生產更專業、更科學的作物專用肥料,為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做貢獻。
中鹽紅四方復合肥企業在“化肥零增長行動”挑戰中尋求發展機遇,通過對控失肥、緩控釋肥等新型肥料產品的加大推廣力度,與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合作在全國范圍廣泛建立試驗田、示范田,將產品肥效做到“眼見為實”,讓更多的農民看到新型肥料帶來的豐收效果,真正落實以控失肥、緩控釋肥料等新型肥料推廣踐行“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教授吳躍進說控失肥可以解決養分需求與向環境釋放的矛盾問題。控失肥料的發展能夠為化肥零增長行動做貢獻,相較于普通復合肥,控失肥能夠降低肥效流失率,減少肥料使用量,對作物豐產增產效果明顯。胡樹文教授同樣認為紅四方緩控釋肥也是減肥增效優質產品,目前在市場中深受用戶喜愛,一次施肥,后期免追,增產豐收效果好。
掃一掃關注紅四方復合肥官方微信,有驚喜!